資訊中心
NEWS CENTER
資訊中心
核酸凝膠電泳是分子克隆核心技術之一,用于分離、鑒定和純化DNA或RNA片段,而電泳的質(zhì)量直接決定了后續(xù)實驗的成敗,實驗室常用的有瓊脂糖凝膠電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。
瓊脂糖凝膠電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、鑒定DNA、RNA分子混合物的方法以瓊脂糖凝膠和聚丙烯酰胺凝膠作為支持物。瓊脂糖凝膠是一種聚合鏈線性分子含有不同濃度的瓊脂糖的凝膠構(gòu)成的分子篩的網(wǎng)孔大小不同,適于分離不同濃度范圍的核酸分子。聚丙烯酰胺凝膠是丙烯酰胺在在催化物催化條件下聚合形成長鏈,并通過亞甲雙丙烯酰胺交叉連接形成網(wǎng)孔,網(wǎng)孔的大小由丙烯酰胺和亞甲雙丙烯酰胺的相對比例決定。電泳就是利用DNA分子在泳動時的電荷效應和分子篩效應,達到分離混合物的目的。核酸分子是兩性解離分子,pH3.5是堿基上的氨基解離,而三個磷酸基團中只有一個磷酸解離,所以核酸分子帶正電,在電場中向負極泳動;而pH8.0-9.3時,堿基幾乎不解離,而磷酸基團解離,所以核酸分子帶負電,在電場中向正極泳動。由于糖-磷酸骨架在結(jié)構(gòu)上的重復性質(zhì),相同數(shù)量的雙鏈DNA幾乎具有等量的凈電荷,因此凈電荷對泳動速度影響不大,使得它們能以同樣的速率向正極方向移動。
在一定的電場強度下,DNA分子的遷移速度取決于分子篩效應,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構(gòu)型是主要的影響因素。DNA分子的遷移速度與其相對分子量成反比。不同構(gòu)型的DNA分子的遷移速度不同,如環(huán)形DNA分子樣品,其中有三種構(gòu)型的分子:共價閉合環(huán)狀的超螺旋分子(cccDNA)、開環(huán)分子(ocDNA)、和線形DNA分子(IDNA)。這三種不同構(gòu)型分子進行電泳時的遷移速度大小順序為:cccDNA>IDNA>ocDNA。
瓊脂糖凝膠適合分離長度100bp至20kb的分子,聚丙烯酰胺凝膠對于小片段(5bp-500bp)的分離效果最好。
瓊脂糖凝膠形成過程
瓊脂糖凝膠
丙烯酰胺分子式
N,N’-亞甲雙丙烯酰胺
聚丙烯酰胺網(wǎng)狀結(jié)構(gòu)
聚丙烯酰胺凝膠
影響核酸分子泳動率的因素主要有:
1、樣品的物理性狀
即分子的大小、電荷數(shù)、顆粒形狀和空間構(gòu)型。一般而言,電荷密度越大,泳動率越大。但是不同核酸分子的電荷密度大致相同,所以對泳動率的影響不明顯。
對線形分子來說,分子量的常用對數(shù)與泳動率成反比,用此標準樣品電泳并測定其涌動率,然后進行DNA分子長度(bp)的負對數(shù)——泳動距離作標準曲線圖,可以用于測定未知分子的長度大小。
DNA分子的空間構(gòu)型對泳動率的影響很大,比如質(zhì)粒分子,泳動率的大小順序為:cDNA>IDNA>ocDNA。
2、電場強度
電場強度越大,帶電離子的泳動越快,但凝膠的有效分離范圍隨著電壓增大而減小,所以電泳時一般采用低電壓,對于大片段分子的話,則需要更小的電壓。
3、緩沖液離子強度
緩沖液pH常偏堿性或中性,此時核酸分子帶負電,向正極移動。電泳緩沖液多次使用后,離子強度降低時,pH會偏大,緩沖能力減弱,會影響電泳效果。
相信很多實驗人員平時跑電泳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,配膠步驟繁瑣、染料有毒、分辨率低、電壓選擇不當?shù)榷紩O大的降低我們的工作效率。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其實我們還有其它選擇,那就是毛細管電泳儀,近期中國臺灣Bioptic公司推出了一款便攜式毛細管電泳儀——Qsep1 lite,這款儀器輕巧、簡便、易操作;采用預制膠卡夾、即插即用、安全無毒;檢測快速,最快可達到1分鐘內(nèi)/樣本;靈敏度可達到pg級別,樣品消耗只需1微升??捎糜?/span>PCR產(chǎn)物分析、物種遺傳多樣性檢測、核酸質(zhì)檢、質(zhì)粒DNA酶切構(gòu)造及純度分析、文庫質(zhì)控、RNA質(zhì)控等多種實驗。
Qsep1 lite
毛細管電泳原理示意圖
PCR產(chǎn)物分析對比圖
RNA質(zhì)控
酶切產(chǎn)物